首页
Portal
圈圈
Group
人才
分类信息
租房
影视
小说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
论坛
›
旅游踏青
›
广西旅游
›
帖子
广西都是壮族人吗?
一夜暴雨 广西河池城区多处被淹
广西河池高速公路漫水 宜州往河池
[ 民族文化 ]
广西都是壮族人吗?
[ 每日签到 ]
2022年7月25日签到记录贴
[ 每日签到 ]
2022年7月23日签到记录贴
[ 金城江区 ]
一夜暴雨 广西河池城区多处被淹
[ 河池 ]
广西河池高速公路漫水 宜州往河池方向暂
返回列表
发帖
广西柳州,何止螺蛳粉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1
人穿越成功
教程:手机怎么扫描二维码
闻所未闻
发表于 2022-2-8 10: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进入图片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闻所未闻 于 2022-2-8 10:40 编辑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文章来源于星球研究所,作者星球研究所
很难想象,放眼这座以工业闻名全国的城市——柳州,城市风貌竟是这般秀美。
清澈宽阔的柳江绕城而过,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苍翠的石峰点缀其间。
请横屏观看,柳州城市美景
| 摄影师@刘秋萍
而当夜幕降临,柳江两岸的霓虹灯渐次闪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流光溢彩,一幅繁华喧嚣的都市样貌,才现于世人面前。
请横屏观看,柳州城市夜景
| 摄影师@梁炳全
这便是柳州,作为整个广西的工业中心,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区的1/4,号称“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
柳州部分年份工业总产值示意
| 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然而这仅仅是新时代下,柳州“硬核”实力的缩影之一。
论品牌,“国民神车”五菱宏光、金嗓子喉片、两面针牙膏、居全球轮式装载机销量第一的“柳工”,均诞生于此。
柳州宝骏汽车生产基地规模庞大
| 摄影师@小周健/柳州市文广旅局
论美食,一袋小小的螺蛳粉凭借柳州人的创新打造爆红网络,年销售额超百亿。
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说一句“克嗦粉咩?”便能在柳州瞬间打破隔阂;下图是柳州万人嗦粉活动现场| 摄影师@李家树/柳州市文广旅局
除此之外,你还能在这里看到侗(dòng)族、仫(mù)佬族、壮族、苗族、瑶族等十余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
独具特色的柳州三江侗族百家宴
| 摄影师@小周健/柳州市文广旅局
你也能在这里体验世界级水上赛事。一辆辆疾驰的赛艇,上演着独属于柳江的“速度与激情”。
中国柳州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比赛现场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年“五一”长假,柳州共接待游客271万余人次,超越桂林,跃居广西第一。
柳州,到底还有多少“实力”不为人所知?
它,又为什么能如此“硬核”?
01
城市缘起
中国西南部的广西盆地,地处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的过渡地带,四周群山环绕,喀斯特地貌广布。
请横屏观看,广西柳州的喀斯特地貌犹如世外桃源
| 摄影师@梁炳全
而在它的中北部,便是柳州所在的桂中盆地。
柳州市位置及地形示意
|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盆地北部为九万大山,东部为架桥岭、大瑶山等,地势相对较高。
跋涉而至的水汽在此受到群山阻挡形成丰沛降水,山中森林密布、飞瀑倾泻、溪流蜿蜒。
柳州香桥岩景区,洛清江在此奔腾而过
| 摄影师@梁杰
发源于南岭的龙江、融江,从桂东北山区冲出的洛清江,均由北向南奔腾而下,共汇柳江。
正所谓“依水而居,因江而兴”,丰富的水源与肥沃的土地,在数万年前吸引着人类的到来。
柳州三江的水田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尤其是地势相对较低的中南部地区,平原广布,坐落着诸多溶洞可供栖息。
位于柳州莲花山处的白莲洞,便是距今数万年前,古人类的理想居所之一。
白莲洞与洞前的“柳江人”雕塑
| 摄影师@陈碧信/柳州市文广旅局
壮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西瓯(ōu)与骆越两大部族,先秦时即已聚居于此。
柳州融水苗族群众正在跳芦笙舞,场面十分热闹
| 摄影师@廖维/柳州市文广旅局
公元前214年,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灵渠建成,中原文化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岭南,村落大量形成。
身处珠江水系的柳州,也不例外。
柳州三江地区村落多依山傍水,形成了“楼、廊、桥”等特色建筑;请滑动查看三江程阳风雨桥近景
| 摄影师@熊可&卢文
约100年后,汉武帝在今柳州市区架鹤山附近设潭中县,为柳州建置之始,距今已有2000余年。
至此,“山环水抱、形状如壶”的柳州主城,开始渐渐成型。
柳州亦有“壶城”之称;如今柳江两岸依旧是柳州的繁华地带
| 摄影师@樊克君
而上溯川滇、下抵粤桂的柳江,则从民间水路一跃成为官方商贸通道。
尤其自唐代开凿古桂柳运河后,由柳江北上可至中原,商品流通愈便,工商业更盛。
古桂柳运河又名“相思埭(dài)”;下图是柳江水路交通示意
|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除此之外,多次遭贬的文学大家柳宗元也因故调任柳州。
他在任期间虽体弱多病,却仍恪尽职守,在柳州兴教化民、劝农生产,渐渐改变了柳州的闭塞状态,后世誉之“柳人知学自此始”。
柳州还曾举办过多届国际柳宗元学术研讨会;下图是屹立在柳州金鸡岭上的柳宗元雕像
| 摄影师@邓飞
时至明清,柳州城中已汇集各地客商,先后建立了粤东、湖南、湘西、福建等商业会馆,工商业发展迅猛。
彼时,本地的木材、桐油以及广东等地的棉纱、食盐等皆由柳江进出。其货物吞吐量之大,仅今城南沿江北岸便置有码头10多处。
柳州窑埠古镇为窑埠古码头所在地;下图为窑埠古镇与柳江雾色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货物之中,又以产自柳州的棺材最为特别。因融江两岸盛产圆木,质地坚实,所做棺材工艺讲究、质量上乘,曾远销国外。
于是民间戏称为“吃在广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其棺材业至今仍享有盛名。
柳州人取“升官发财”之音,大胆将柳州棺材制成工艺品;下图是柳州棺材工艺品
| 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经济日益繁荣,柳州经营百货的街道林立,店铺增多,城市人口剧增。
而柳州“桂中商埠”的美誉,也就此出现。
柳州中渡古镇便曾为柳州商埠之一;下图是中渡古镇
| 摄影师@覃美春/柳州市文广旅局
这个时期,柳州还未经现代工业文明的全面洗礼,但“开放包容”的商业意识,催生了一批敢作敢当的商业人才,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
20世纪20年代,以李宗仁等为代表的军阀势力“新桂系”统治广西。一段关于柳州“工业时代”的传奇岁月,终于拉开帷幕。
02
工业崛起
“新桂系”统一广西后,为了站稳脚跟与其他势力抗衡,决定大力发展广西经济,尤其是基础工业,并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
为了打造一个强大并能自给的广西,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水路发达的“通都大邑”——柳州。
俯瞰柳州市区
| 摄影师@赵斌
得益于商业兴盛、资本积累,柳州开办实业的条件齐备,若能发展得当,足以承担广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实业梦”与“中心梦”的推动下,柳州展开了大规模城市建设,各类工厂相继投产。
雀儿山公园与柳州工业区
| 摄影师@廖睿杰
1928年,柳州机械厂在今柳州市区东南郊拔地而起,广西的第一辆汽车以及第一架飞机,均出自于此。
该厂资本之雄厚,相当于广西其余32家机械修理小厂总和的3倍,被誉为“广西机械工业的摇篮”。
柳州机械厂生产的“木炭车”造型示意
| 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摄影师@赖建
此后,柳州酒精厂、柳州选炼厂、柳州卷烟厂等纷纷坐落,其工厂之多、资本之强,冠绝广西,成为民国时期广西的“工业心脏”。
广西酒精厂
| 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图片来源@柳州工业博物馆
与此同时,水路通达的柳州,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又大举建设公路和铁路,仅1925年至1927年间,其新建公路便居广西之首。
柳州鱼峰路于1928年兴建,全长654米,宽30米,碎石路面,规模时为广西第一
| 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图片来源@柳州工业博物馆
于鱼峰山下坐落的柳州总车站,建设规模在广西同样首屈一指,以柳州为中心的交通骨架基本成型。
在全新的时代下,柳州重塑着自己的枢纽地位,为工业腾飞插上了全新的翅膀。
始建于1941年的柳州站是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
| 摄影师@谭元皓
然而仅仅不到十年,抗日战争便在中国全面爆发,柳州工业遭受了严重破坏,发展的曙光在风雨飘摇中几近熄灭。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整个广西的工业企业只有100余家,近代工业的底子依旧非常薄弱。
为了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中央面对广西重工业几乎空白的局面,决定在广西设立三大工业区,柳州柳北工业区便是其中之一。
下图为如今的柳北工业区,其排放烟雾已经过环保设备处理
| 摄影师@柯博仁
此举不仅奠定了广西的工业基础,也催生了一个巨型工业城市——柳州。
1956年,广东茂名发现油页岩矿,国家决定将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南迁进行开发生产。广西领导为了争取项目多方奔走,南迁工厂最终落户柳州,并定名为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
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后又更名为柳州工程机械厂
| 制图@ 罗梓涵/星球研究所;图片来源@柳州工业博物馆
建厂初期,来柳援建的工人和家属足有500多人。没有宿舍,工人们便多家借住一室;没有厂房,工人们便露天工作;没有设备,工人们便自己动手研制。
历经数十年艰苦奋斗,该厂已蜚声中外,即今天大名鼎鼎的“柳工”。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柳工”;下图是柳工工厂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柳州机械制造厂,仅仅是“二五计划”期间,柳州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站、柳州联合机械厂、柳州化肥厂、柳北水厂、柳州动力机械厂、柳州水泥厂、柳江造纸厂以及柳州第二化工厂。
它们共同组成了柳州工业布局的宏伟蓝图。
1958-1962年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二五”计划;下图是柳州十大工业项目位置示意
|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于1958年成立于一片荒地上的柳州钢铁厂,汇聚了来自重庆钢铁厂、武汉钢铁厂的热血青年。
“工业报国”的理想掀起建设热潮,广西不产钢的历史就此终结。
柳钢58壹号为纪念柳钢1958年建厂
| 摄影师@朱庆文
如今,“柳钢”位列中国500强企业,跻身全球50大钢企第25位,产品远销东亚、南亚等10多个国家。
“柳钢”生产现场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于同年成立的柳州水泥厂,则是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水泥生产企业之一。
华南地区大部分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等大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广州白云机场、虎门大桥,均由柳州“鱼峰”水泥浇筑而成。
虎门大桥
| 摄影师@夏宇
除此之外,柳州动力机械厂也于1958年破土动工,延续着柳州人的“汽车梦”。
30余年过去,该厂通过中外合资、引进先进技术等手段,研制出了“五菱”汽车,成为柳州乃至全国人民的骄傲。
如今,“五菱”已是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之一,还曾被美国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
柳州动力机械厂几经更名,后经资产重组成立柳州五菱汽车公司;下图是五菱宝骏生产基地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改革开放后,为解决轻工业品短缺的状况,柳州又开始改变过“重”的经济结构,对轻工业进行扶持。
期间,轻工业工厂层出不穷,轻工业产品百花齐放。金凤毛巾、两面针牙膏等成为“柳货”的一张张王牌,让“柳州制造”美名远扬。
当时不少年轻人以用“柳货”为荣;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柳州部分工业制品示意
| 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图片来源@陈笔戎&王璐&君作刃&吴冠炜&常湖川&柳州工业博物馆
而交汇于此的湘桂、黔桂、焦柳等国家铁路干线,令柳州的交通网路再度升级,为其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焦柳铁路八斗站
| 摄影师@李鸿胤
直至上世纪80年代,柳州已有大小工厂300多家、职工20余万、工业产品3000多种。
小到衣帽、鞋袜、收音机、手表、冰箱,大到拖拉机、汽车、装载机,柳州均能制造,甚至在华南地区赢得了“贸易看广州,工业看柳州”的美称。
30层楼高的工贸大厦曾是这座工业城市引以为豪的地标;请滑动查看摄于20世纪的工贸大厦
| 摄影师@刘泉&图片来源@柳州工业博物馆
令人震撼的是,柳州工业从起步到辉煌,在工业领域创下了多个广西乃至中国第一,见证着柳州近百年岁月的坎坷和荣光。
而工业城市的荣耀,又赋予了柳州“阳刚豪迈”的气质以及“敢为人先”的精神,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发展。
1957-1990年柳州企业荣获国家或广西第一的部分企业及产品示意
| 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1992年,柳州工业总产值破100亿元,成为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工业百亿元城市”。
然而,迎来了高光时刻的柳州,却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过度依赖资源且污染严重。
这座向来以“工业”为傲的城市,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03
活力之城
以工业闻名全国的背后,却曾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上世纪80年代,柳州全年酸雨率可高达98.5%。
柳江大桥上尽管涂满了厚厚的防锈漆,却依旧被侵蚀得锈迹斑斑。
如今已经焕然一新的柳州城市风貌
| 摄影师@赵建华/柳州市文广旅局
1991年,柳州被国家环保局列为治理酸雨的重点城市,柳州市政府痛定思痛,提出“绝不为发展牺牲环境”的口号。
为了还柳州一片碧水蓝天,位于柳州市区的诸多工厂开始淘汰落后产能并进行搬迁。
如今柳州的江水已清澈无比;下图是柳州滨江公园
| 摄影师@陆宇堃
曾经辉煌无比的“柳钢”淘汰了全部22座烧煤锅炉,成立于1951年的柳州锌品厂甚至直接停产关闭。
原柳州市塑料二厂改建为柳州文庙,原柳州卷烟厂改建为驾鹤山公园,原第三棉纺厂则改建为柳州工业博物馆,馆内记录着这座工业城市的岁月沧桑。
柳州工业博物馆是全国第一所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 图片来源@柳州工业博物馆
2005年,柳州市“百里柳江”景观控制性规划出台,柳州城区的“山水画卷”变得愈加靓丽。
位于市区的龙潭公园风光秀美;请滑动查看同样位于市区的柳侯公园
| 图片来源@李云飞&柳州市文广旅局
蟠龙山瀑布群、西来古寺、鱼峰公园、龙潭公园成为柳州人民休闲游玩的风光宝地。
柳州主要景点位置示意;请滑动查看部分景点图片
|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摄影师@黄国清&李家树&梁炳全&江兰平
近年,柳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还曾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2020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排名中,它甚至高居第一。
请横屏观看;马鹿山与柳州城区的晨色十分唯美
| 摄影师@梁韦斌
工业上,为了从“柳州制造”走向“柳州智造”,柳州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形成了以汽车、冶金、机械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其中汽车产业已是柳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中国每销售10辆汽车,便有1辆出自柳州。
下图是东风柳汽的生产车间
| 摄影师@林新志/柳州市文广旅局
而“柳工”“欧维姆”“两面针”等59家企业,则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其中柳工不仅于美国、印度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柳工牌”工程机械还曾多次跟随中国科考队征战南极,与全球顶尖产品同台竞技。
请横屏观看,“柳工”牌挖掘机
| 图片来源@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欧维姆则稳坐国内“预应力”行业头把交椅,参与了港珠澳大桥、日本河内谷川桥等国内外上百项重大工程。
目前世界最高的20座桥梁,有7座使用了欧维姆的预应力产品。
预应力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下图为云南龙江特大桥,是欧维姆公司参建的亚洲最大钢箱梁悬索桥
| 摄影师@王璐
除此之外,擅长创造“工业奇迹”的柳州人,在其他领域同样开拓进取,将规模化、产业化的工业思维,融入各行各业。
仅有30多年历史,在工业时代因“方便快捷”而被创造出的柳州美食——螺蛳粉,便成为柳州人眼中的商机。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已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名单;下图是柳州螺蛳粉
| 图片来源@柳州市文广旅局
这种特色美食集“辣、鲜、酸、爽”于一体,口味丰富。喜爱“嗦粉”的柳州人,用“大工业”的方式将“螺蛳粉”进行袋装加工,实现流水线生产,打造出了爆款的工业化产品。
2017年,热播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走进柳州,让柳州螺蛳粉一举成名,螺蛳粉电商规模迅速飙升。
不少游客甚至会打“飞的”来嗦粉;下图是正在“嗦粉”的人
| 摄影师@严跃新/柳州市文广旅局
如今,一袋小小的螺蛳粉已成为柳州的“网红名片”。
而工业化的袋装螺蛳粉产业线,不仅创造了25万就业岗位,也带动了螺蛳粉原料基地的农户脱贫,堪称广西农业产业化的典范。
下图是螺蛳粉厂内正在忙碌的工人
| 图片来源@柳州市文广旅局
除此之外,为了推动农业发展,柳州还建设了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如三江茶叶、柳江玉藕、鹿寨葡萄、柳城甘蔗、融安金桔等,均是当地产业脱贫的特色项目,助力柳州县域经济转型腾飞。
柳州“一县一品”项目示意
|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旅游上,柳州则对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融水苗族自治县与三江侗族自治县进行大力开发。
三江侗族的鼓楼是当地的特色建筑
| 摄影师@卢文
2014年,三江南站迎来这里的第一列动车,三江县作为全国首个开行始发动车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与外界的连接更为紧密。
三江侗族茶园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城建上,凭借撑起多项世界顶尖工程的工业企业,柳州现已建成及在建的跨江大桥多达22座。
柳州主要跨江大桥位置示意
|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它们共同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建桥技术,如广西第一悬索桥——红光大桥、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反对称结构斜拉桥——白沙大桥等等。
其外形之多样、技术之复杂,让柳州拥有了“桥梁博物馆”的美誉,承载着柳州人追求“硬核”的浪漫情怀。
来源:柳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星球研究所
柳州
,
柳江
,
桥
,
宝骏
,
五菱
相关帖子
•
广西的首府,为何在南宁与桂林间摇摆不定,最后又是南宁获胜?
•
在古代,广西各地居然有这么绝美的名字
•
广西将建1个Ⅰ型大城市、3个Ⅱ型大城市,梧州成功入围,北海落选
•
突发!广西柳州一汽配店起大火,现场黑烟滚滚,店里货物值百万
•
广西2021GDP突破2.47万亿元,南宁、柳州强势领跑
•
2021年广西各市GDP出炉,南宁破五千亿,贵港被百色和北海超越
•
走进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螺蛳粉,小吃不‘小’!”
•
广西一景点,独特的原生态景观,沁人心脾
•
桂系的广西空军,战机来自英国和日本,中国三大地方空军力量之一
•
桂林山水又火了,然而桂林已不再是广西第二城!也不再甲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广西都是壮族人吗?
广西都是壮族人吗?
一夜暴雨 广西河池城区多处被淹
广西河池高速公路漫水 宜州往河
广西河池:强降雨致多地发生山洪
分析师解答:一文读懂什么是A轮
投行里的那些高大上头衔,你准备
和投行的人论Title,你就输了
广西省5A级“颜值”景区,位于市
浏览过的版块
梧州
防城港
汽车行情
居家生活
罗城
购房俱乐部
巴马
宜州区
旅游探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手机访问
打开手机扫一扫
广西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广西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